2822 字
14 分钟
亲生不如捡来的儿

从前李家村有个叫李福的人,凭着老人留下的家产和自己的勤劳,日子过得十分的富裕,可就是结婚三年了,没有儿女。俗话说,不孝有3,无后为大。夫妻俩也很着急,他们到处求医拜佛也无效果。一天他们拜佛回来,在一条山路上看到一个不到一周岁的孩子躺在路边的草地上哭,他们急忙把孩子抱起来哄。这说来也怪,孩子很快就停止了哭声,脸上露出了笑容,他们两个人就坐在路边逗孩子玩,可是过了半天也没人来找孩子,眼看着天就要黑了,他们也只好把孩子抱回家。

到家以后媳妇儿给孩子换尿布。这个小子这可把媳妇儿高兴坏了,她说这一定是我们拜佛感动了神仙,神仙送给咱们的儿子,咱们就把它收下。李福说,不行,谁家丢了孩子能不着急,咱们得找他的父母,把孩子还给人家。那要是找不到他父母呢,如果找不到,咱们再留下。从此李福到处打听谁家丢了孩子,可是半年过去了,也没了音信,他们就把孩子留了下来,起名叫天赐。

这媳妇儿啊,拿天赐当宝贝一样,十分的疼爱。这是又怕冷又怕热,照顾的那叫周到。也许真的感动了天。

后来王室连生了两个儿子,起名叫大宝二宝。慢慢他也就有了偏心,越来越看不上天赐了,好吃的好穿的都紧着大宝二宝用稍大一些了。大宝和二宝都进了私塾读书,却让天赐跟他们下地干活,活干不好不是打就是骂。幸好有礼服时常护着天赐,这两口子也因此经常打架。一转眼这天赐已经11岁了。

一天天赐对李福说,爹,你和妈总是因为我吵架,这样下去可不行啊,不如让我分出去。李福说,你还小呢,还没成家,怎么能分出去?爹,你只要给我盖一个窝棚,我就能维持生活,就这么办。

晚上天赐把这个主意跟王氏说了,这王氏想了想分出去也好,省着还得给他娶媳妇儿。就说天赐,你要分家也好,可是你知道你不是我们亲生的,我们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也不容易。所以说你这几年帮家里干了不少活,那也不够你这些年的费用,你不能再分我们的家产了。李福在旁边说,那也不能让孩子空手出去,爹妈我什么也不要,你们帮我盖个窝棚就行。王石说,这可是你说的,我们帮你盖个窝棚,你就出去。不过以后你也不要再叫我们爹妈了,就叫叔婶。田赐说,不,你们永远是我的亲爹亲娘。这王氏把眼一瞪,说,我叫你叫叔婶,你就叫叔婶,哪儿那么多废话,这天赐也不敢再说了。

第二天,天赐在山脚下选了一块地,在李福的帮助下盖了一个窝棚,他就给李福两口子磕了几个头搬了出去。天赐在山上挖野菜、采野果、采野蘑菇、砍柴、打野兽,留够了自己用的,他把剩余的都拿到集市上去卖。这一天,天赐在山里砍柴,突然看见树上有一个人在上吊,他急忙砍断了绳子,把那人救了下来,问他,你为什么要上吊啊?那人说,我是收山货的,把本钱给丢了,连回家的路费都没了。田赐说,钱丢了没关系,我家里有些瘦皮、野干、果干、蘑菇,你在我家住上几天,我到山上采些草药就够你拿的了,我都给你,我还有点积蓄,你拿着坐路费,等下次来的时候一起还给我。那人看了看天赐,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兄弟,你真是个好人,咱俩拜把子吧。千赐说,哎,那感情好,可我是个穷小子,配吗?那人说,怎么不配,就凭你这一副善良的心肠,是我高攀了。

于是两个人拜了把兄弟,那个人叫刘珊,比天赐大是大哥,天赐是小弟。刘珊告诉天赐,这里的山货运到外地很值钱,他们采来的山货在这里卖给小贩是很吃亏的,小贩子挣的钱比他们多得多。哥俩上山采了十几天药材,天赐拿出平时积攒的钱,雇了一辆小车子,就把这些山货拉出去卖了。从此,天赐和刘珊就一起犯起山祸来。

李天赐天生一副热心肠,无论谁家有事,只要他能帮上忙的,一定尽力帮忙。逐渐的,他的乡亲们的心里就有了一定的分量,谁家有事儿啊,都爱找他帮忙,有人打架,找他劝架,甚至有人分家也要请他到场。后来李天赐和李大宝、李二宝也都成了家。李天赐的媳妇杨月娥与李天赐一样心地善良,通情达理。李大宝的媳妇刘英和李二宝的媳妇张菊花却都是刁蛮不讲道理,两个人经常因为一点小事的吵架。

家里没有消停的时候,李福两口子也实在受不了了,就决定把这家分了得了。他把家产分为了三份儿,自己和两个儿子各分一份。可两个媳妇儿都吵着要和他们两口一起过,吵得那是不可开交。

没办法,李福就去找天赐,让他帮自己想办法。田赐说,哼,他们是为了得到你那份财产。李福说,那就把财产分给他们呗。李天赐说,那可不能这么做,那样你老的时候就没人管了。这样,你先让他们都分出去,各过各的日子。李福按李天赐说的把家分了。

过了一段时间,李天赐到李福家,对李福说,您岁数大了,身体又不好,就别干体力活了,跟我一起犯翻山货。李福说,我不懂,再说你婶儿身体不好,让她一个人在家,我也不放心。李天赐说,没关系,你不懂,还有我婶子在家让月娥照顾她,从此李福就跟李天赐一起犯起山祸来。

这杨月娥也常常去李福家照看王室。刘英听了这件事儿,就去找张菊花说,哼,怪不得李天赐非要咱们分家呢,原来他在惦记着咱们家的家产呢。张菊花说,不会吧,他本来就不是爹的亲儿子,又早与爹分开了,爹的财产说什么也轮不着他继承啊。刘英说,你可别傻了,咱不也跟爹分家了吗?现在李天赐两口子正讨好咱爹他妈。张菊花说是吗?那可不行,找他理论去。于是两个人一起来找李天赐,那是又吵又骂,杨月娥怎么解释也没有用。

就在这个时候,李天赐回来了,他静静的听了一会儿,忽然大叫抖住嘴。刘英和张菊花吓了一跳,把嘴都闭上了。李天赐叫杨玉娥搬来凳子,让刘英和张菊花坐下。书是你们的亲爹亲妈,迟早都要归到你们两家一家去。他们归到谁家,他的财产就归谁家。至于究竟归到谁家,那要看你们谁对他们好,他们才愿意去谁家去。我和月娥都是外人,不会要输的一文钱。如果以后你们经常去照顾婶子,月娥也不用去叔婶家了。刘茵听着说,你说话算数,李天赐说,当然算数了,这两个人才走。

李天赐又去李福家,对李福说说你现在录的已经熟了,可以自己单干了。为了打消刘英和张菊花的顾虑,以后你就自己单干,不过要动体力,搬运运的时候你就别干了,雇人算了,遇到什么事儿你再找我。从此,李福就自己泛起山火来,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,李福已经老了,脑子不太灵活了,腿脚不好使了,再也不能犯山祸了。

一天刘英对李大宝说,他爹咱爹已经老了啊,咱得赶紧把爹接回来,如果晚了,只让老二他们接去了。李大宝说,他们接去就接去呗。刘英说,你傻,他们接去爹的财产不都归他们了吗?那咱们得马上接爹妈去。

当他们来到李福家的时候,李二宝两口子已经在那里了,正要接李福两口子回家,这刘英赶忙赶过去,不行,爹娘不能到你们家去,我们是长子,我们不养老,会让别人笑话的。张菊花也不示弱,我们比你们岁数小,养活老人的事儿理应由我们来做。于是这两个人就又吵了起来,李福无奈又把李天赐给找来了。李天赐对大宝他们说,你们先回去,我问问叔叔,你们谁对他们好,他们愿意到你们哪家去再做决定,后天给你们准信。李大宝他们走了,李天赐对李福说,叔,你应该考虑归到哪个兄弟那儿了,你和婶子要想好到哪个兄弟那儿去合适,我记住了,不能把全部的家产都交给他们,明天我再来听你的信儿。

到了晚上,李福两口子商量归哪个儿子好呢,可一想那两个媳妇儿直到半夜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来。后来实在太困了,就睡着了,油灯也没熄,一只老鼠跑了进来,大黄猫看见扑了上去,把油灯给撞倒了,着起了火来。李福两口子醒来的时候,屋里已经成了火海,他们急忙跑了出去。等人们赶来的时候,房子已经全烧着了,屋里的东西什么都没抢出来。

好在两个人没事儿,李天赐想找李大宝他们商量安置老人的事儿,可这哥俩一个也找不着了。原来看到李福家的家产都化为了灰烬,刘茵和张吉花急忙把自己的丈夫拖走了。李天赐就和杨月娥商量说,哼,这两个弟妹不愿意给书婶养老,就算二老勉强到他们家去,也不会享福的,不如让他们到咱们家,咱们给他们二老养老送终。月娥说好,我们就接书婶回家。李天赐两口子就把李福两口子当亲爹亲妈一样来奉养,伺候的十分的周到。

亲生不如捡来的儿
https://0e0.cn/posts/奇闻异事/亲生不如捡来的儿/
作者
临异岭
发布于
2024-05-09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