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故事发生在早年间,有一个叫文采的书生进京赶考,因为家境贫寒,只能住在会馆后院的破旧柴房当中。大考完毕了,只等黄榜贴出。若是不中,他就要尽早回家去侍奉瞎眼的父亲。听他父亲说,文才两岁那年母亲无故失踪了,同乡的人都说他母亲是何人跑了,这父亲急火攻心,双目失明。多年以来,全靠亲戚朋友们帮扶着文采,父子才得以生活。周文采从小便立志读书,发誓长大一定要终有所成。这次进京赶考也是老师资助的。文采心里明白,平生恐怕也只有这一次机会了,若是不种回乡,也只能做个教书先生赚钱养家了。
话说在黄榜贴出的前一天,文采躺在柴房的旧床上,直到半夜也难以入睡。举子们的客房都在前院,这后院啊,平时就很少有人来,夜间更是宁静,窗外风声呼啸,恐怕暴雨要来了。正当文采半梦半醒之间,突然一阵狂风吹来,吹得破窗大开,却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来,在这寂静的后院里,甚是骇人。文采惊醒了,从床上下来,透过破窗一看,哎呀,只见院中站着一个白衣无常,手里锁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。文采大惊啊。她强定心神问道,呃,小圣,文采不知有何有有何前缘得见白衣无常。
只见那白衣无常一转,铁链咔啦啦悠悠的说,这女既是你的生母,明日你将高中状元,不容有未了之缘。这女子随自幼弃你而去,毕竟是你生身之人,如今他将下地狱,你快来跪拜告别即可。文采一听,伤心落泪了,想不到自己那又念又恨的母亲今日里过世,心中百味杂陈,顾不上鬼差凶恶,文采急步来到院中,扑通就跪了下来。
哎呀,娘怀儿十个月,四儿生命纵然有过错,也断不能受这地狱之苦。
文采愿意一命相。
抵求鬼差,放过我生母。
文采,你将高中状元大好的前程就为这欺你之人,值得吗?
值得。
文采长贵仰望母亲。
我的儿。
这女鬼突然痛哭起来,白无常松了锁链,母子相拥,抱头而泣。就在这个时候,院门大开,灯火通明。文采这一看,眼前的母亲就是个普通妇人,根本就不是什么鬼。那白衣无常脱下了伪装,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先生,他哈哈大笑,大娘,你这儿子不仅才学过人,孝心更是难得。文采一看愣住了半色才问,这是怎么回事?先生说,状元公莫急听,在下细细道来。原来当年文才母并未与人私奔,而是被责人拐卖,尽受凌辱。后来被刘大人搭救,也无颜面回家,一直在府上作为奴婢。
今年科考,刘大人是主考官,阅卷的时候便十分赏识文采的才学,回府跟师爷李先生说起。李先生曾听下人们说过文母的遭遇,找来文母一问,姓名、年纪、籍贯都符合,心中已经确定了大半了。这位李先生素来是一个诙谐之人,竟然定下了这桩事亲之计,验证文采的人品。
次日黄榜公布之后,这文采果然高中状元赴任京城为官,也接回了父亲母亲,全家团聚,幸福美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