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传在清末民初的时候,在依山傍水的方城县柳河乡就曾经出现过一个湖仙。这个狐仙就住在警察主家店户马7屋里的蒲蓬,这个蒲蓬就是农村用芦苇搭建的天花板,用来遮挡房子做装饰用的那上面还有一层空间,这个狐仙就住在上边。这马七的娘和这狐仙是以母女相称,关系很好。那这样的怪异,到现在这庄上的老人还有的时候津津乐道,讲的绘声绘色。
说当时景官有个马七家,家里很穷,靠给井财主种地来维持生计。这一年到头是里八国的外扒皮被财主盘剥的所剩无几,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困苦。这年来,街道的连顿像样的饭都吃不起,只有吃糠咽菜的份儿,更别说吃的肉了。这财主家里是顿顿的大鱼大肉,吃饱喝足的马7见了是眼馋的要命,心想着哪天一家人能吃顿肥肉,过过馋饮,也不枉来这世上一回。哎,这一点都不夸张,那个年代,不管是粗粮细粮,能填饱肚子都很不容易。
这天午饭的时候,马七蒸红薯,还没有蒸熟,就闻见有股香喷喷的味道,饿极了,他便去掀锅盖。马奇的母亲瞪了他一眼,说你是饿死鬼脱生,还没蒸熟,你就先告再等一会儿。马七饿的难忍,哪管了那么多,什么生不生熟不熟的,不由分说的掀开了锅盖儿。谁知道掀开锅盖一看,锅里蒸的那不是红薯,那竟然是白馍和一盘子红肉条子。这母子俩看着肉和白面馒头是目瞪口呆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马奇怕别人看见,赶紧的关上了房门,有点惊慌失措。
马奇的娘认为是神仙显灵了,她跪在地上嘣嘣的磕头,如捣蒜一般,口念阿弥陀佛,感谢上苍。这时候只听见屋里有一个少女的声音,这好馍好菜的,随便干嘛吃了别声张,有啥吩咐尽管讲,我就住在你家铺棚上。这母子俩一听,觉得此事儿太玄乎了,这平家里怎么多出个干闺女呢?
从此以后,这马七是想吃什么好的,只要对着铺棚一说,不多时就会出现在锅里。马七吃的有精神,母亲也是容光焕发,他们是再也不用为缺吃少喝发愁了。有了干闺女的帮忙,马七的母亲整天是喜笑颜开乐悠悠的。
时间一长啊,马七的母亲光知道棚上住着神仙闺女,来无影去无踪,也不知道长啥模样,总想看看,就对着蒲蓬说想见他一。可那个干闺女却回应道,小女丑陋太难看,恐怕吓坏了娘,还是不见为好,婉言谢绝了。俗话说吃人家嘴软,拿着手短。
马七娘虽然是个柴门小户,但是扎花苗眼针线活却是个好手。他一心想做双绣鞋给这干闺女穿,这也算是报答人家的规贱。他对干闺女说,干娘不知道闺女的脚尺寸是多少,若不嫌弃老娘的活,我给你做双绣花鞋穿穿。听见蒲婆的说,干娘做鞋叫我穿奴家金莲3寸3,不胖不瘦裹脚缠,坐啥穿啥女不闲。
马七娘是赶了一个晚上,她把鞋给绣好了以后放在桌上,那双绣鞋转眼就不见了。他也不奇怪,他知道这干闺女拿去了,就对蒲蓬说,闺女,你不愿意露面,就成上面伸下只脚来叫娘,看看这鞋合不合适啊。话刚说完,果然从蒲蓬上伸出一只女子脚来秀鞋,被她穿在脚上,不胖不瘦正合适。
马七大娘看罢心喜,这闺女的脚真好看。常言道,男人的肩膀,女人的腿,男人的肩膀坚实有力,能散发出阳刚之气。这女子的玉腿纤细,是韵絮阴柔之美。于是他心里打起了小99,想,这儿子马7现在还无婚配,若是把我这个干闺女和他搓成一对,这日后岂不更是吃喝不愁,后顾无忧了吗?他想到这儿,顿时就喜上眉梢,夜里他便想和马七把这事挑明了,不料此话被他那神仙闺女听得真真切切,只听着蒲蓬上有了怨声。要吟诗一首,我看你可怜,将帮你干娘。贪心蛇吞象,缘起雷雨来报恩,梦断黄粱因妄想,小女焉敢尘世多逗留,免得造孽岂荒唐。
嗖的一声,这马七母子只见一道黄光从蒲蓬上泄出,两只绣鞋被扔在地上夺门而出。马奇母子望着黄光散去,是追悔莫及。哎,真不该起非念妄想,惹得是鸡飞蛋打。这个马七娘被称作的神仙闺女到底是何方神圣呢?竟能有如此神通,这话是不讲不明。
在这景湾寨下有个无来沟,无来沟里有个胡子洞,这胡子洞里就住着一只刚刚修炼成型的狐狸,俗称是胡大仙。有点法力,可幻化成妙龄少女,但修于见人,常常是来无踪去无影,偷东家及西家是亦正亦邪,胡乱人间。上神得知震怒,要收着胡精。
那天,马七良在吴来沟里干活,突然是雷雨交加。Okay赶紧躲在石崖下边躲雨,远远的就看见一道闪电正追着一只狐狸打不多时,那只狐狸逃在他身边,蹲下赖着不走。这狐狸等到雷电远去,却霎时不见了。马七年过后,也不以为然,早就把这事儿给忘了。可是这狐狸在马七娘的身边躲了一劫,就知恩图报。他见马7一贫如洗,便躲在他家蒲棚上偷东西,报恩于他,便出现了上述的情节。
话说这人狐殊途,狐仙尘缘已断,在马七家必遭罪孽。所以狐仙毅然离去,马七娘的梦想也就成了南柯一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