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说在清朝光绪年间,皖南宣城东门外有一个开元寺,寺里边住着一个法号恢弘的老和尚,他养了一条大黄狗,起名叫佛缘,意思是说这狗能安心的守在佛门,便是与佛有缘。这佛缘啊,长得是高大威猛,在人面前又格外的温顺可爱,因此辉弘老和尚特别的喜欢他。
有一次,佛员独自在寺院后边的空地上玩耍,忽然发现从旁边的草丛中蜿蜒而出一条小蛇来。这条蛇长得与众不同,通体雪白透明,透明的,似乎男人看出它的五脏六腑。最奇的是,在他头顶还长了一颗绿豆大小的红痣。佛缘在寺院后院见的蛇多了,但他从来没见过这样出奇的,世间少有可爱的小蛇,他一时忘记了去扑蝴蝶玩耍,痴痴地看着这条小蛇。那头小蛇见佛缘望着自己发呆,也好奇的竖起头来,朝着对方盯着佛缘,和那小蛇保持着一丈来远的距离,就这么互相望着对方。忽然间从半空中传来一阵风城,只见一道黑影闪电一般冲向了小蛇。佛原认出来了,那是一只老鹰,它纵身像箭一样穿了过去,一口就咬断了那只老鹰伸向小蛇的利爪。这时老鹰根本没有防备,半路会杀出这么一个克星来,一声惨叫,腹痛而去,佛缘救下了小蛇,小蛇非常的感激,朝他点了点头,爬进草丛之中去了。
从此小白蛇和佛缘隔三差五的就在一起玩,有时候佛缘把他带到寺庙里边来玩,他们竟成了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。辉弘老和尚发现之后是大为惊奇,有点什么好吃的,就一半分给佛缘,一半分给小蛇。话说这小白蛇长得很快,一年多下来就有一丈多长了,身子快有水桶般粗了,但它却像佛缘一样的温顺,平时除了捕捉老鼠充饥之外,从来不伤害附近的山民和畜生。
这一年秋天,恢弘老和尚到外地去化缘,留下佛缘在寺内守门。一天上午,寺院来了一位行角僧,这个行教僧法号三空,肚子长得特别的大,据说他一顿能吃三斗米,故此别人叫他三斗僧。三斗僧是个酒肉都吃的和尚,和恢弘老和尚有点交情,佛缘认识他,对他的到来自然表示欢迎。谁料这三斗僧剑恢弘和尚不在,顿时就喜出望外了。他好长时间没吃狗肉了,三年前他来开元寺的时候就已经见过佛缘,那时佛缘虽然还小,但是长得很健壮,他就已经想吃佛缘了,碍于恢弘老和尚在场就没有下手,今天岂不是天赐良机吗?三斗生立即找来一根绳索冲佛缘招了招手,先把他引到自己身边来,佛缘知人知面不知心呀,见三斗生呼唤,他就摇头摆尾的跑了过去。谁知道他刚贴过去,那三斗僧便出其不意的用绳索勒住了他的脖子,等他意识到不妙的时候已经晚了。就这样没过一会儿的功夫,三道僧就把这佛缘煮熟吃到肚子里了,他把剩下的骨头和皮用破布包了,在寺院的后院挖了一个坑给埋没了。
日落西山时分,辉弘老和尚从外边赶回来,一进寺中发现佛缘不见了,到处寻找起来。三斗僧实在不好意思将事情掩瞒下去,便将佛缘吃掉的事情告诉了灰弘老和尚。老和尚一听,就像有人摘了他的心肝一样疼,差点和三斗僧拼起老命了。可他一想事情已经发生了,再闹也无事于补,免得为了一条狗伤了同门的和气。于是他强忍下心头的怒气,问三岛僧将佛缘的皮毛和骨头埋在什么地方了,我好去祭拜一番。三道僧便领他去了寺庙的后院。
恢弘老和尚一看,在埋葬佛缘皮毛和骨头的地方盘着一条白蛇,那白蛇眼里不时的流着眼泪,显得非常的伤心。他见有人走过来,唰的一下竖起了脑袋,眼放凶光,恶狠狠的逼视着三斗僧。夕阳下,他头顶那颗长着鸡蛋般大小的红痣,一闪一闪的,像是在燃烧的火苗。阿弥陀佛。惠弘老和尚见状,知道情况不妙,急忙一把扯住三斗僧的衣袖就走回到寺庙中。辉弘老和尚问三斗僧,你看咱那条白蛇了吗?三道僧不解的点了点头,恢弘老和尚便将那条白蛇与佛缘的交情说了,三空,你大祸临头了,不是老僧不愿留你,恐怕那条白蛇已经识破,你就是杀害佛缘的凶手了,他一定不会放过你,趁天还未黑起来,你赶快逃离此地吧。
这三斗僧哪里相信世上还有这等奇事,不屑的说,老和尚,你可真会拿鬼话唬人,这蛇跟狗怎么会变成朋友啊?况且我吃佛缘,他又没看见,如何便会找我。恢弘老和尚和三空说,你可不要笑好看了,这条白蛇它是极具灵性的,就是我们中的一些人也难以及他。刚才他之所以没有朝你扑过来,是碍于老僧在场,也算给我一个面子,这才没有伤及你性命。你还是快走,免得悔之晚矣。三斗僧以为恢弘老和尚因为心中记恨自己吃了他的佛缘,故意找茬赶他走的,黑着脸嘟囔着说,哼,赶我走。小家子气的老和尚不就是一条狗吗?回头我送你一条还不行吗?
三道僧离开了开元寺后,走了近三里多地,天就黑了下来。此时一轮明月东升,明晃晃的月光下,三道僧冷不丁的发现前头不远的路上闪着一对绿莹莹的灯。待他定睛一看,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。天呐,那不正是在开元寺后面看见的那条大白蛇吗?没容他多寻思,那条白蛇已经扬起了头,吐着信子,竖起像水桶一般的身子,似离弦的剑一样扑了过来。
三道僧也不是平平之辈,他自幼习武,练就了一身超凡的武力。他见白蛇来势凶猛,哪敢轻敌,身子一缩便退出了一丈开外,同时抽出了腰中的佩剑。白蛇一剑扑了个空,暴怒起来,嘴里发出嘶嘶的怪叫声,贴地一滚,就像猛龙出海一样重新窜了过来。三道僧呢也不敢怠慢,偏身一闪而过,挥剑又斩。岂料那白蛇未待他接近一抖,身子已经跃向了另外一旁。三斗僧和这白蛇大战了不知道多少个回合,拿出了所有的看家本领,竟然连蛇皮都没碰一下。渐渐的三道僧累得气喘如牛,眼看只有招架之工没有还手之力了,而那白蛇却。越战越勇,大有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架势。三斗城做梦也想不到那白蛇竟然如此骁勇善战,这可把他吓坏了,心想他这么拖下去,自己的一条命非葬送在白蛇的嘴中不行,他才相信恢弘老和尚的话。
只可惜他没有时间了,否则他非要腾出一只手冲自己的嘴上狠狠来两个耳光,不可谓他一时口福竟惹得如此大祸,他再也不敢恋战,一门心思只想着怎样逃脱面前这条索命的蛇精,保全自己的小命。就在这会儿,三斗僧发现旁边有一棵柳树,就一跃身子飞纵了过去,抱着树干像猴一样窜向了树梢,哪知那白蛇也跟着窜了过去,一甩尾巴,一下子竟然将一颗有牛腿粗的树盖拦腰扫成两截。三道僧一个跟头也栽了下来,摔得他是眼冒金星,头破血流。还没等他从地地上爬起来,那条白蛇就又扑上来了。三道僧自料难逃一死,慌乱之中用尽所有的力量,将手中的剑狠狠的刺向了那白蛇,三道僧这一剑正好插在了白蛇的腹部,那白蛇疼的顿时蜷缩起了身子,三道僧见状喜出望外,急忙起身,那白蛇虽然已经不能跳了,但还是堵在路上,缓缓的朝他逼了过来。三斗僧已经领教了白蛇的厉害,不敢再向前跨一步,也知道那条白蛇受了重伤,一时半刻追不上自己,便掉头就跑,想去找恢弘老和尚想办法帮他度过这一劫。
已经是半夜了,恢弘老和尚听见大门外跟擂鼓似响,赶忙前去开门。门一打开,就见三道生人不像人,鬼不像鬼的扑了进来。他惊骇的问,老僧不是叫你离开这个地方了吗?你怎么又回来了?老和尚,不不,威弘大师那三斗僧带着哭腔苦苦的哀求,那条白蛇成精了,你快想想法子,帮我躲过眼前的一劫。于是他将路遇白蛇的经过都说了出来,罪孽啊,罪孽恢弘老和尚双手合10,摇头长叹,这都是你自作自受。他知道那条白蛇不消片刻就会赶到这儿来,忙领三斗僧到了庭院,用大钟把他罩在了里面,又给了他一些食物,让他在里面藏上几天,并吩咐他要念诵佛经来缓解冤仇。
恢弘老和尚刚刚将他安置亭的,就见那白蛇身上插着一把长剑,拖着一路的血迹冉冉而至。那白蛇仰着头东张西望,四处在寻找着三斗僧。尽管恢弘老和尚将三斗僧藏在了大钟里,以为白蛇是绝对,想不到那儿的白蛇好像还是发现了什蛛丝马迹,游到了大钟前,竟将大钟给缠了起来。灰弘老和尚觉得这对三等生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碍,于是便回屋休息了。那条大白蛇用身子缠着大钟,一直缠了三天三夜才离开。等这条白蛇消失在后山的草丛中之后,灰弘老和尚急忙跑过去,掀开大钟一看,不由得瞠目结舌,原来钟里哪有三斗僧的人影啊,地上只有一滩血迹和一堆白骨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