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丢了,一个疯疯癫癫的爹急坏了,实实在在的儿好不容易找到了背回家,却发现爹已不是原来的爹。
向东有一座孤山,每到夕阳西下,日落的余晖映照下,那山就像是一只金色的狐狸趴在地上,因此呢也得名叫金湖山。在山上有一个狐仙洞,直上直下足足有十几米深,下去之后里面全是四通八达的巷道,而且还黑得伸手不见五指。相传有一天一个樵夫从洞口路过,忽然听见洞底传来了吱吱的叫声,他不由得往里一看,竟然是一只纯金色的狐狸。他赶紧就解下身上的绳子,拴在边上的树上,下到了洞底。可人也下去了,却什么也没找到。
那樵夫回到村里,一说这狐仙洞有惊狐的消息一下就传开了,什么说法都有。有的说是狐仙洞就是金湖成仙的地方,只要抓住了金狐就能长命百岁。也有的说金狐的毛就是金子做的,刮了还能长出来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也正是这种种说法,吸引了无数人到这狐仙洞去找,那金狐自然是什么都没找到。
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,当地又有了新的传说,说要逮住这只金狐狸,必须是亲兄弟十个人,只有这十兄弟齐心协力把绳子都拴在自己身上打成死结,再把另一头的绳套送到洞底,那金狐就自己钻进绳套上来了。你说也挺有意思,这都叫什么主意?可是啊,无巧不成书,这村里边还真就有这样一户人家,兄弟十个,老娘过世的早,只剩一个老爹和这哥十个一起说来也不容易,那是又当爹又当妈的,把哥几个拉扯成人。这老爹因为多年的劳累,越发的精神不好,有的时候还疯疯癫癫的。不过这歌十个生的是身强力壮,可要说性格那就大不一样了。除了老大憨厚人品正直,其他九个兄弟都是一个比一个机灵,一个比一个有心机。因为老头的精神不好,动不动就自己走丢了。每次都是老大费劲巴拉的把老头找回来,那九个儿子嫌麻烦,因此照顾风老爹的事儿就落在了老大一个人身上。
这捕金湖的消息还是老二首先听到的,他一想,嘿,这不是老天爷赏饭吃吗?赶紧把弟弟们都招在一起,这九个人一拍即合,带上绳子就去叫老大。可是就这么巧,这个风老爹在这个时候又走丢了。老大已经找了好几天了,今天回来想做点干粮带上,再到远一点的地方去找找。不想他们九个来了,一进门就和老大说捕金湖的事儿,却不料老大怎么说也不去,还训斥他们,老爹都不见了,你们几个也不和我一起找找,还补什么狐狸,真是狐闹,我没工夫陪你们瞎闹,我得找咱爹去。这哥九个劝老大捕狐狸不成,还挨了一顿骂,一个个悻悻地说道,一个疯老头还找他干嘛?
这老大连金子都不要了,可既生气又无奈,要说还是老二机灵,他琢磨着自己扮老大,让他小舅子扮老十,到时候就像这个贾老十,也就是他小舅子站的离洞口最远,估计那图也分辨不出来,一拍即合。于是他叫来了小舅子,十个人就来到了洞口,做了绳套放了下去,一溜排开,渴也忍着,饿也忍着,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天三夜。那一个个饿的是眼发花腿发麻,正在大家筋疲力尽想要回家的时候,身子忽然抖了起来。老二以为是金狐进道了,急忙大喊一声快拉。可拉上来一看,那是什么狐狸?是一只大斑鸠,还在那铺腾膀子。这老二明白了,斑鸠舅舅这不正是小舅子的谐音吗?合算那金壶早就已经看出来了,这显然指的是老二的小舅子,看来这招不行。老二猜测是不是人的血缘不一样,释放出来的气味他就不一样呢?也许这个金壶就是根据气味辨别的,那么说如果找一个跟咱们沾上血缘的堂兄弟,那肯定他是分辨不出来了。
一不做二不休,老二叫上一个堂兄弟再次来到洞口,又是忍饥挨饿三天三夜。这个时候那绳子又动了,于是大家一块往上拉。说来奇怪,居然拉上个大乌龟,脖子上还套个破锣。这一敲烫烫,这下哥十个都泄气了别问那金壶,知道他们是堂兄弟,自然不会上套了。
尽管这样,老二心里还是高兴的,看来金狐这件事儿是坐实了,就是缺个老大而已。于是与八个弟弟商量决定,要不咱们把老大绑来得了。对对对,那八个兄弟七嘴八舌的答应下来,一起下了山,先回家吃饱喝足,然后在老大家门口集合。
这老大又找了六七天还是没找到爹,垂头丧气的正往家里边走,还没到门口就让这九个混蛋弟弟绑了起来,不由老大分说,那是抬的抬,拽的拽,就往山上走,可是不想走了一半,迎面碰上了县太爷,县太爷以为是遇上劫匪,急忙让衙役们把他们拦下来询问,老二也只好如实的交代。只见这县太爷一听,冷冷的一笑,哼,你们带金子了吗?那金狐是吃金子长大的,得有金子诱惑它才会上来。说完了,县太爷头也不回,劈下他们就走了。这哥几个一听都泄气了,只有老二不信,说这县太爷自己捞不着,也不想让咱们捞着,所以编出个故事来骗咱们,别听他的。
于是一群人再次来到洞口,没想到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,绳子就开始抖动了。老二一咕噜从地上坐起来,大喊一声,山钩了,兄弟十个是一起用力。这回可真沉呐,费了半天劲儿拉上来一看,不由得大吃一惊,这拉上来的哪是什么金壶,是个脏兮兮的老头。再仔细一看,嘿,这不就是自己那个疯癫吗?老二气急败坏的问,你怎么在这儿呢?那金湖在哪儿呢?
老大却一下子反应过来,三步并坐两步跑过去,一把抱住老爹爹,您这是去哪儿了?儿子天天找您。看着十个儿子都在眼前,老人也不回答,只是傻乎乎的笑着。其他人只关心金壶,只有老大在边上,边摘老人身上的树枝树叶,边检查老人的身体受没受伤。一番检查,这老人不仅没有受伤,反而精神头比以前还好了。他这才放下心来,这老二心里犯了嘀咕,既然抓不到了,金狐也不能带个老累赘回家,一不做二不休。
老二眼一闭心一横抓着老人说,您在下边有吃有喝的,我看,还是别回去了。说着猛地一推一把把老人推进了洞里。老大先是一惊,伸手再抓,也没抓住老人就掉下去了。可是他们忘了这老人身上还有绳套呢,也没人给他解。这11个人就跟糖葫芦似的穿在一起,老人急速下落的刹那间,就把他们全都带了下去。
千年的老洞,厚厚的树叶铺在洞底,足有半人高。虽然洞口有点深,但被厚厚的树叶接住,一个受伤的都没有。缓了半天神儿兄弟们才爬起来。虽然没受伤,可是怎么出去呢?只有老大抱着爹问爹摔疼了没有,那老二和八个弟弟都在互相埋怨着,你看都是你,你们很好,也不知道解绳子这怎么办?神探老林的,谁来救咱们?
就在他们互相埋怨唉声叹气的时候,只见老人的眼睛闪过一丝金光,顿时精神也好像正常了,大喊一声,轰掌门,别吵了。儿子们也一下安静了下来,空旷的洞底,老人声如红钟,精神铄铄,告诉了他们一个办法,你们十个大人踢上去,老大的身体最壮,在下边老二排第二,以此类推。为了活命,兄弟们只好依计而行,很快就搭乘了一个人梯,老大在最下面,老十在最上面。可是不想这人梯也排好了,离洞口就差一米多了,根本就够不着,上不去。老人说,嘿,只好我上去救你们了。于是带上绳子,抓住十兄弟的衣服,一口气儿的爬上了洞口。
这哪还是刚才那个疯疯癫癫的老人,首先把老十救了上来,这小子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,就把老头拉到了一边说,爹,您听我说,咱别救他们了,等他们死了,您告诉我金狐狸在哪儿?老人没听完就气得浑身发抖,啪狠狠的给了他一个大嘴巴。这老师挨了一嘴巴,顿时觉得羞愧,捂着脸灰溜溜的走了。接着老人也不管他,继续送下绳子让老九抓着往上爬。谁知老九上来之后,与老十的想法一样,这老头也不客气,照着山老十那样只重不轻的也给老九一巴掌。你还别说,除了老大那哥几个还真是心胸,每个人都带着吴志宏往回走了。
最后被救上来的老大一看这九个弟弟都不在,就知道他们都已经走了,于是蹲下身子说,爹儿呗,你回家吧。这老头也不客气,上了老大的后背,这老大就感觉这爹怎么比以前沉了好多,也没够多想,一路回到了家中。可是一进门,老爹竟然自己从他背上蹦了下来,手里还拿着一个闪闪发亮的金元宝。老大一下愣在那里,语无伦次的说,对,这是怎么回事?只见老人一转身,金光一闪就变成了一只金毛的狐狸。老大吓得更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,两个眼睛瞪得像铜铃铛一样。那狐狸却慢慢的走到他面前说,老大别怕,是你父亲嘱托我来照顾你们的。
原来那疯老爹迷迷糊糊的自己进了山,一不小心就摔下了山袜子,腿也摔断了。正好那金狐从此经过看见后相救老人,但是由于伤势太重,还是没能救下来。就在老人弥留之际,似乎恢复了记忆,对金乎说,我那十个儿子呀,自幼丧母,跟着我也吃了不少的苦。虽然良莠不齐,但是都没有到罪大恶极的程度,好好教化还是有用的。今日得见狐仙也是我们的缘分,只求狐仙帮忙教化我那几个儿子,让他们改邪归正,走上正途。说完撒手人寰了,金胡对老大说,我已将令尊安葬,还请安心吧。此时老大听了真是难过万分,流着眼泪跪下,给金狐重重的磕了几个头,感谢金湖的葬父之恩。
此时那九个儿子也没走远,不知是被金狐打了嘴巴的缘故,还是被狐仙施了法术,反而良心发现了也都跟着回了家。在门外听见了金虎所言,也知道老父亲已经离世,不由得都痛哭了起来,一个个进了屋给胡仙磕头。那金狐见久子回心转意说说前日你们所建的县令也是我幻化而成,所说金狐吃金子那只是戏言,但我吃的真正的金子是孝道,是你们的回心转意。十子听罢,不禁感慨万分。那金乎从尾巴底下一扫,就又拿出了九定元宝说道,这是给你们的,就看你们怎么做了。石子再次磕头感谢,可一抬头,那惊狐就不见了,只有十锭金灿灿的元宝放在地上。从此,十兄弟就用这十锭金元宝带领全村人兴修水利,开垦良田,让大家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,村子也从此叫做了金宝村。而每到日落,那金湖山在日落的辉光中金光闪闪,就好像金湖在默默的保佑和祝福着这里的人们风调雨顺。